关灯
开启左侧

[考研经验] 【考研锦囊】[国际商务专业]想取高分这些知识点必须知道!

[复制链接]
410 0
首经贸 发表于 2022-11-1 14:33:58 | 只看该作者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姐介绍:
大家好,我是22级高分上岸小梨学姐,初试成绩410+,专业课成绩140+,综合排名前三,复试成绩优异,按照考试新大纲,引导同学们掌握考试的重点,避免自己复习走弯路,提高整体学习效率。

今天主要和大家讲一下国际理论贸易与政策。贸易理论主要分为自由贸易理论和保护贸易理论。
自由贸易理论


新古典贸易理论里的要素禀赋理论很重要,大家要着重的记忆一下;相互需求理论大概了解一下,知道它的意思就可以。

新贸易理论中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和规模经济理论都是比较重要的。

理论比较:


重商主义是属贸易保护理论,因为它是奖励出口、限制进口。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H.O理论是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它们支持的是自由贸易。

1.绝对优势理论

绝对优势论(absoluteadvantagetheory)又称绝对成本说,是最早的主张自由贸易的理论(之前的重商主义学派认为国际贸易是零和博弈,主张国家应当鼓励出口,同时限制进口),由英国古典经济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亚当•斯密(AdamSmith)创立。

(1)假设条件

①2X2X1模型(两个国家、两种产品、一种生产要素:劳动)。

②两国在不同产品上的生产技术不同,存在着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异。

③劳动决定商品价值,且所有劳动都是同质的。

④给定生产要素(劳动)供给,要素充分利用,并旦可以在国内不同部门间自由流动,但在两个国家之间不流动。

⑤规模报酬不变。

⑥完全竞争市场:各国生产的产品价格都等于生产成本,无经济利润。

⑦商品可以在两个国家之间自由流动,不存在商品贸易的人为障碍,如政府干预等,运输成本为零。

⑧两国之间的进出口贸易值相等,即贸易是平衡的。

(2)基本内容

①亚当•斯密认为各国生产不同商品的效率不同,各国应该专门生产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然后用它们交换其他国家生产的商品。

②斯密的基本论点是一国不应该生产可以以较低成本从别国买到的商品。

评价:

优点:

①建立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在历史上第一次从生产领域出发,解释了国际贸易产生的部分原因;

②首次论证了国际贸易是一种“正和博弈”,即贸易两国都能获利,为以后的国际贸易理论研究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

③比较优势理论的“双赢”理念仍然是当代各国扩大开放,积极参与国际分工贸易的指导思想。

缺陷:

①最大的缺陷是不能解释如果两个国家中有一国在任何商品的生产上都不拥有绝对优势时所进行的分工与交换,假设条件苛刻,局限性大。

②虽然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但不能说明在国际交换中是否是等价交换。

答题的时候要把前提假设进行回答,以及内容和它的评价。

2.比较优势理论

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没有解释这样一个问题,即如果其中一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劣势,另一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优势,双方是否还会进行国际分工、发生国际贸易并能分享国际贸易利益。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回答了这一问题。

主要观点:

当一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具有优势时,应专门生产优势相对较高的产品;当一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具有劣势时,应专门生产劣势相对较低的产品。即根据“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的原则进行分工,然后贸易。

假设:

该简单模型包括许多与现实不符的假设:

①2X2X1模型(两个国家、两种产品、一种生产要素:劳动)。

②两国之间不存在运输费用。

③不同国家之间的资源价格没有差异,不涉及汇率。

④资源在国内不同部门间可以自由地流动。

⑤规模报酬不变。

⑥自山贸易并不改变一国利用资源的效率,不考虑一国资源存量的动态变化,也不考虑一国通过自由贸易产生的利用资源效率的变化。

⑦贸易对一国收入分配没有影响。

理论评价:

(1)优点

①揭示了国际贸易的基础是比较优势而非绝对优势,更接近实际。

②揭示了国际贸易的互利性,是国际贸易理论的主流理论,至今仍具有指导作用。比较优势理论是很多国家制定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

③比较优势理论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故具有进步意义。

(2)缺陷

①假设前提过于苛刻,影响了其普遍适用性。(可以是所有理论通用的点)

②把多变的经济状况抽象为静态的、凝固的状态,忽略了动态分析。

③从国际贸易的互利性出发,要想获得贸易利益,必须是自由贸易,但现实是各国都存在贸易保护主义。

④从比较成本出发,各国的贸易政策应建立在发挥优势的基础上,这实际上是让相对落后的国家经济结构凝固化,容易陷入比较优势陷阱。(通过这种分工可能会让发达国家去生产技术密集型的商品,比如芯片,后发展中国家可能会生产一些劳动密集型的商品,比如说一些比较简单容易生产的东西,这种情况下可能会非常影响发展中国家整体水平的一个进步,这个就说比较优势陷阱的大致含义)。

⑤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是不彻底的,因为它认为国内的劳动等价交换规律不能适用于国际交换。(各个劳动力在不同的国家也是不一样,比如说发展中国家它的劳动者知识密集度比较低,但是发达国家它的劳动者对于技术的把握水平要比发展中国家要更好一些)。

⑥没有说明比较优势的根源是什么,或者说,没有指出一国为何具有比较优势。(就是一个国家对于商品的生产成本要比另一个国家的生产成本要低,但并没有指明它的原因)。

大家可以把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结合着进行记忆,因为这两个理论都是属于古典的自由贸易理论,尤其是它们的假设条件基本上是一致的。

3.要素禀赋理论

要素禀赋理论也被称为“H-O理论”、“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森理论”,属于新古典贸易理论。

大家要把它的各个名称都记住,因为换名称的话,大家也要分清楚指的是要素禀赋理论。

1>基本观点

李嘉图认为比较优势来源于生产率的差异。而赫克歇尔和俄林认为比较优势来源于各国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

要素禀赋是指一国具有的一些资源如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的丰裕程度。

要素禀赋差异-要素供给差异-要素相对价格差异-生产中使用的要素比率差异-生产成本差异-商品价格差异-贸易发生。

2>基本结论

(1)国际贸易模式是由要素禀賦不同而非生产率差异决定的。

(2)一国应出口密集使用本国丰裕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生产的产品。(核心观点)

比如某一个国家,它相对丰裕的要素是劳动力,那么它们就应该生产、出口、劳动密集型的商品。另一个国家丰裕的要素是一些技术,那他们就可以生产、出口技术类的商品和劳动力的国家进行交换和贸易。

3>理论推论(必记)

(1)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森理论(H.0.S理论)

国际贸易会使各国要素价格或要素报酬的差异缩小——广义要素禀赋理论。这是萨缪尔森对H-O模型的结论进行数学证明而得,它是贸易对要素价格的反作用理论,即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

要素价格均等化有两种情况:

①要素价格相对均等化,即原先要素价格比率不一致的两个国家在发生贸易以后,会逐渐趋于均等,最后达到完全相等;

②要素价格绝对均等化,即原先同一种要素的绝对价格在不同国家不相等,在发生贸易后,会逐渐趋于均等,最后达到完全相等。

要素价格均等化在现实中难以实现的原因:

①要素价格的均等是以商品价格的均等为先决条件的,而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复杂多变;(因为它们之前的要素禀赋不一样,那么要素的价格就不一样,最后导致商品的价格不一样。通过贸易的形式导致商品价格一致,最后使要素价格一致,这是要素价格均等的一个逻辑)。

②缩小国际间要素价格需要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但现实中生产要素在国际间难以充分流动,即使在国内部门间也难以充分流动;(比如工厂劳动力和计算机行业的劳动力,这两种行业之间是很难流动的,因为很难让一个在工厂里工作的工作人员去计算机行业完成他们的一些高难度工作,所以即使在国内之间各个部门的劳动力是很难流动的,国际之间只会更难,因为它还有一些贸易限制)。

③某一产业对几个要素的需求往往是“联合需求”,而且这种需求具有整体性和固定性,从而影响了要素价格的均等:(某一个商品它可能需要的要素不只是一种要素,它不可能只需要劳动不需要技术,或者只需要技术不需要劳动,这种是很难实现的。所以某种商品的变化会导致各种要素同时变化,而不是说单独使得某一种要素的价格变化)。

④为发挥区位优势和追求规模经济而集中的大规模生产必然使一些地区要素价格相对较高,而另一些地区要素价格相对较低。

⑤要素价格均等化的假设条件在现实中难以实现,例如两国的技术水平要相同、两国要素禀赋状况不变、没有贸易壁垒和运输成本等。

可能会通过简答题的形式或者论述题的某一问来进行考察。

(2)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S.S定理)

某一商品相对价格的上升,将导致该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提高,而另一种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则下降,即如果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相对价格升高,将使劳动力(L)价格(w)升高,并降低资本(K)的价格(r)。

因此,可得出一个重要结果:国际贸易会提高该国丰裕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降低稀缺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

(3)雷布津斯基定理(R定理)

在两种产品、两种要素的情况下,如果生产要素(或产品)的相对价格不变,规模报酬不变,那么,生产要素单一增长(或两种要素增长速度不同)会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生产的产品产量绝对(或相对)增加,而密集使用另一种要素生产的产品产量则绝对(或相对)减少。

4>延伸

里昂惕夫之谜及其解释

遇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大家要把里昂惕夫之谜进行回答并且进行解释。

(1)里昂惕夫之谜的主要内容

由于美国相对于其他国家资本相对丰富,根据H-O理论,里昂惕夫假定,它应该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而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然而,里昂惕夫发现美国出口的资本密集型产品比进口的更少。因为这一结果与理论的预测相反,故被称为里昂惕夫悖论。

(2)解释

①人力资本

劳动力是非同质的,美国在生产革新技术产品上具有特别优势,这些产品很大程度上使用熟练劳动力,因此美国的出口以物质资本加人力资本密集型商品为主。

②自然资源

一些自然资源密集型的产品通常也是资本密集型的,如石油。美国大量进口石油等稀缺的自然资源导致其进口资本密集型商品多于出口。

③要素密集度逆转

由于各国生产要素的丰裕程度和价格不同,在生产同一种商品时可能会采用不同的方法,因而投入的要素比例也就不同。

④需求逆转

要素禀赋理论假设两国消费者偏好完全相同,现实中不可能如此。假设美国虽然资本充裕,但如果美国消费者的消费结构中资本密集型商品(以制成品为主)占据绝大部分比重,那么美国有可能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

⑤贸易保护政策

美国可能为保护本国同类产业对劳动密集型产品限制进口,如部分农产品。这些政策扭曲了美国的贸易结构,减少了进口产品的劳动密集度。

⑥研究方法

利默尔提出里昂惕夫悖论可能是研究方法的错误引起的。他认为H-O理论分析得到的是进出口平衡时的结论,但里昂惕夫悖论出现在20世纪40〜50年代,此时美国对外贸易存在巨额顺差。利默尔还指出在贸易失衡的情况下,应通过计算比较美国整体生产和消费中的资本•劳动力比率来检验H-O理论。

⑦技术差异

H-O理论的一个关键的假设是技术在各国之间是无差异的,这个假设在现实中难以实现。技术上的差异可能导致生产率的差异,进而改变国际贸易模式。

4.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productlifecycle),简称PLC.是产品的市场寿命,即一种新产品从开始进入市场到被市场淘汰的整个过程。弗农认为:产品生命是指市场上的营销生命,产品要经历一个开发、引进、成长、成熟、衰退的阶段。而这个周期在不同技术水平的国家,发生的时间和过程是不一样的。不同国家技术水平的差距,造成了同一产品在不同国家市场上竞争地位的差异,从而决定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变化。

典型的产品生命周期一般可以分成四个阶段,即导入期(或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

大家主要记它在每个时期的发展情况,比如它在哪种类型的国家进行生产,之后又到哪种国家进行生产,讲述这个商品在整个发展时期和全球的一个流动过程。

(1)导入期

①弗农认为大多数新产品最初是在创新国(如美国)生产的。因为将生产设备置于接近市场和企业决策中心的地方可以降低新产品推出时面临的固有风险和不确定性。

②人们对新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低,因此企业能够对新产品收取相对较高的价格,而不必在其他国家寻找低成本生产场所。

③此时产品需求在美国迅速増长,其他发达国家的需求仅限于高收入群体,这种有限的需求不足以驱动那些国家的企业生产新产品,这就必然导致美国岀口新产品到那些发达国家。

(2)成长期

①其他发达国家(如英国、法国、德国和日本)对新产品的需求开始增长。此时,这些国家的生产者开始在本国市场进行生产。

②创新国(美国)企业也可能在需求日益增长的那些发达国家建立生产基地。这样,其他发达国家的生产开始限制创新国(美国)出口的潜力。

(3)成熟期

①当创新国(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的市场成熟时,产品变得更标准化,市场竞争以价格为主。

②拥有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发达国家(如意大利、西班牙)的生产者可能就有能力把产品出口到美国。如果成本压力持续变大,生产转移的过程就不会停止。

(4)衰退期

当发展中国家(如泰国)的生产优势开始超过发达国家时,生产地点由其他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开始成为该产品的主要出口国,发达国家逐渐退出生产,成为净进口国。由于该产品在创新国的竞争优势已失去,创新国会开始研发新产品,创新国(美国)相对其他发达国家失去竞争优势的周期再次重复。

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全球生产的地点从创新国(美国)转移到其他发达国家,然后再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贸易模式的转变结果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当生产集中于低成本的外国地区时,美国从产品出口国变为产品进口国。

比如刚开始由创新国出口,然后发展中国家,可能不太涉及到进口。之后只会出口到一些其他的发达国家,在发达国家进行生产,满足当地的一个比较高的需求。由于竞争的加剧,各个企业就会选择到发展中国家进行生产并出口。最后创新国就会退出商品的生产,进行其他产品的研发,就是从出口国变成进口国,这是它整个的发展过程。

5.新贸易理论

1>新贸易理论概述

(1)新贸易理论的产生背景

新贸易理论提出时,许多经济学家发现企业达到规模经济的能力与国际贸易有重要的联系。

(2)规模经济

①定义

规模经济又称规模报酬,是描述一定的技术水平下,投入与产出关系的一个概念。它建立在两个重要前提之上:一是公司投入要素的比例不变:二是投入品的价格不变。以此为前提生产函数显示规模报酬递增的结果是平均成本下降。

②成因

a.分摊到单位产品上的固定成本下降:
b.随着规模的扩大,专业化分工更细,劳动生产率提高。

2>新贸易理论的重要观点

①贸易可以通过对规模经济的影响增加消费品的种类,降低这些商品的平均成本。

之前可能是只是服务于国内的消费者,但是两个国家进行贸易的话,要服务面向更多的消费者,销量就会增多,之后会实现一定的规模经济,那平均成本就会下降。对于一些国家来说,它之前国内可能没有这种消费品,但是通过贸易消费者可以买到某种商品,那么国内消费品的种类就会增多。

②达到规模经济的产业,所生产的产品占世界总需求的比重较大,这样全球市场容纳的企业数量较少。因此,一些产品的世界贸易可能被某些国家主导,这些国家的企业是这些产业的第一进入者。

增加产品种类以及降低成本:

根据新贸易理论,每个国家可以专门生产某一种类的产品,通过国际贸易从别国进口自己不生产的商品。这样,每个国家都能増加可供消费者选择的商品的种类,同时通过规模经济降低那些商品的成本。

3>规模经济、第一进入者优势和贸易模式

(1)主要观点

新贸易理论的第二个主要观点是,世界经济中的贸易模式可能就是规模经济和第一进入者优势的结果。

(2)第一进入者优势

①定义

第一进入者优势是指一个产业的早期进入者所具有的经济和战略上的优势,例如在houruzhe之前抓住规模经济,从低成本结构中获益。

②重要性

新贸易理论认为,第一进入者优势对实现规模经济至关重要,若第一进入者占据了世界总需求的一定比例,可以获得houruzhe无法得到的成本优势。

6.国家竞争优势理论(钻石理论)(22年真题)

1990年,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试图确定一些国家在国际竞争中成功的原因。波特的论题是一个国家的四大特性——要素禀赋、需求情况、相关与支持产业以及企业战略、组织与竞争,形成了当地企业竞争的环境,这些特性促进或阻碍了竞争优势的建立,这四种特性构成了钻石理论模型。同时,政府和机遇是重要的辅助因素。钻石理论模型是一个相互增强的体系,一种特性的作用是依其他特性的状态而定的。

(1)要素禀赋

①基本要素,是指一国先天拥有的或者只需要简单的投资就能得到的要素,如自然资源、气候条件、地理位置、非熟练劳动力等;

②高级要素,是指通过长期投资或发展而创造出来的要素,如实物资本(包括通信设施、研究设施等)、人力资本、知识等。

(2)需求情况

国内需求的特性在形成国内制品的特点以及对创新与质量产生压力方面尤其重要。波特认为一个国家如果其国内消费者层次高、需求大,则该国的企业能赢得竞争优势。高档次的和有需求的消费者迫使当地企业为满足产品的高质量标准生产新颖的产品。

(3)相关与支持产业

相关和支持产业因素是指国内是否存在有国际竞争力的供应商及相关支持产业。波特认为竞争优势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产业聚集。一群在地理上互相靠近的、在技术上和人才上互相支持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所形成的产业聚集,是国家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

比如说互联网、大数据等,它们之间就存在一定的关联。某一种互联网的发展可能就会推动大数据、数据分析这一类行业的发展,他们之间有相互作用。相关产业对于整个国家竞争优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4)企业战略、组织与竞争

各国不同的“管理思想体系”对各自建立国家竞争优势有不同的影响,可能有利,也可能有弊。活跃的国内竞争与一个行业内竞争优势的创造和维持之间存在较强的关联性。活跃的国内竞争导致企业寻求各种方式来提高效率。激烈的国内竞争还会迫使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而经过激烈竞争锤炼的企业往往更加成熟,更具有竞争力,更容易在国际竞争中取胜。

对波特理论的评价:

优点:

①突破对单一因素的考察,强调综合作用;(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都只涉及到1-2个要素,比如说劳动和资本要素。但是它波特的钻石模型涉及到了多种要素)。

波特主张,一个国家在一个特定产业内获得国际成功的程度是要素禀赋,国内需求情况,相关与支持产业和企业战略、组织结构与竞争四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他还认为政府和机遇能够从正面或负面影响四个因素中的每一个。要素禀赋会受到补贴、促进资本市场发展的政策、有助于教育水平提高的政策等的影响;政府能够通过地方产品标准或法规,控制或影响买方需求来形成国内需求;政府政策能够通过规定影响相关与支持产业,也能通过如资本市场规定、税收政策和反托拉斯法等手段影响企业竞争。

②超越传统理论,进一步接近当代国际贸易现实:(它是在20世纪90年代的时候提出的,比较接近现实)。

③第一次明确阐述了竞争优势的内涵,论述了竞争优势的来源,探讨了保持竞争优势的途径,具有重大借鉴意义。

缺陷:

①理论中选择的产业是已结构化或未完全结构化的,这使企业在所选择的产业中取得领先地位相当困难。

②理论过多强调了企业和市场的作用,低估了政府的作用。

关于国际商务专业自由贸易理论的部分知识内容小首就先整理到这里了~

收藏0 支持0 反对0
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热门图文
热门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客服微信

官方微信公众号

全国服务热线:

18518116623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小营路亚非大厦8508室

Email:349193267 @qq.com

Copyright   ©2015-2018  首经贸考研网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前程校教育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662号

  ( 京ICP备18034083号-4